第八十八节 文明与野蛮的碰撞-《荣耀归于罗马》
第(2/3)页
休屠羞恼万分之下,不惜‘抽’调十万后军发动逆袭,与罗马大军再次展开大战,试图摆脱纠缠,然而双方杀得昏天黑地、血流遍野仍是胜负未分,徒然伏尸数万,更令休屠难以置信是,血战之后罗马人尾随仍旧。
无计可施休屠只得眼不见心不烦,命令后军严密监视罗马军队动向,自己则前往了中军,就这样,大草原上,双方大军一前一后你进赶构成了有趣一幕。
一路深入草原上百里,眼看着前锋就要抵达王庭,身后罗马大军竟然仍未退却,休屠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难M罗马人竟是不打算就此罢手,而是要趁着大匈奴内部动‘荡’机会发动灭国之战?!
休屠猜测虽不中,亦不远矣,由于急着赶路,休屠不惜将自己左贤王领地抛在身后,也无暇派出斥候打探消息,因而他绝不会想到就在他费尽心思带着数十万士气低‘迷’大军返回王庭之时,罗匈连绵边境上已然尘嚣漫天、一股股遮天蔽日征尘正渐次弥漫开来一口一口吞噬着广袤草原!
随着王庭奇袭计划成功完成,由奥卡、帝国参谋部会同军方最高级别将领制定命运之战战略计划第二阶段终于顺利开始,第二批次征召20个整编军团踏上草原,他们目标将是击破或降服整个左贤王领地,并利用后方源源不断提供建筑原料在草原上一些战略要地修筑坚固要塞!
随着战争进入新阶段,罗马与匈奴两国之间潜力和底蕴差距终于开始显现出来,第一阶段中随同安奎拉出征大军加上后勤人员就已经超过30万,为了应对这空前压力,匈奴人不得不全民皆兵来达到兵力上优势,然而第二阶段伊始,罗马可以再次轻而易举地派遣20个武装到牙齿‘精’锐军团,而如果匈奴人还想要保证兵力上均衡,那他们恐怕就只能让所有部落青年人都披挂上阵才能勉强实现了。
这就是国与国差距,一个有着深厚底蕴文明与一个单纯依仗着武力崛起野蛮文明之间差距。
纵观中外历史,也许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疑问,为什么历史学家告诉们真理是文明战胜野蛮、先进取代落后,可是为什么言之凿凿史书中记载却分明是另外一幅图景?
君不见五胡之于晋、契丹、金、‘蒙’之于宋,满清之于明,日耳曼之于罗马、诺曼之于欧洲?这些真实历史呈现却是一个个野蛮洗劫乃至毁灭文明黑暗。
事实真是这样吗?还是们应该将这些归结于历史偶然‘性’才更合适呢?这些所谓野蛮战胜文明铁证中,那些野蛮国度无不是恰好崛起于与之相对应文明政权处于衰落时期,这也许是他们幸运,如果晋朝不是爆发了八王之‘乱’、如果宋朝不是‘奸’臣当M良臣见逐,如果明朝不是被阉人、党争、堕落社会、层出不穷农民起义耗尽了生命力,五胡、‘蒙’古、满清怎么可能侵入华夏?!
在面对一个统一、兴盛、充满勃勃生机文明时,那些野蛮人为什么都偃旗息鼓,浑身颤抖地躲在偏远地域苟延残喘、无所作为呢?
因为他们害怕,因为他们畏惧,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实力与这样庞然大物抗衡,他们只能祈求文明给予他们宽容、给予他们仁慈,这就是野蛮秉‘性’,他们就像是一群令人作呕小偷,只有在主人疏于防范时候才敢心惊胆战地去偷窃,而一旦主人恢复了惊醒,这些可怜小丑就只能继续去享受暗无天日流放了。
罗马与匈奴就是最好例子,匈奴人虽然号称是草原上王者拥有强大骑兵,疾如风、侵如火,可是,崛起才不过区区几十年匈奴人真比罗马过去曾经遇到过那些敌人更强大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