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公羊永业是武,但他指定的人却是文。 公羊永业:“老夫不管先例不先例。” 反正这事儿要给他解决了。 哪怕是给他开特例。 秦礼想说这个特例不好开,一旦开了口子,其他臣工知道了也会衍生出诸多要求,总不能区别对待吧?只是这些话被他咽回肚子:“侯爷放心,礼这就上奏主上定夺。” 公羊永业嗯了一声:“老夫给你方便,你也得给老夫方便,这样才公平公正。” 康国文武内卷严重,特别是指望开战赚取军功的武将,更是一个个往死了卷同僚。 武将又是靠实力军功排行先后,在这样的行业规矩下,公羊永业很不好安排,还不能照着罗杀的标准,因为二人情况根本不一样。 罗杀对康国有所求,渴盼康国日后能接纳岛上族人,他在沈棠面前能放低身段,本身又有一支私属部曲供他调动,只要沈棠给他机会,他按部就班便能升到正常的高度。 反观公羊永业呢? 他对沈棠没有过多索求,自然不会真正放下身段尊沈棠为君他为臣。与其说他是臣工,倒不如说是短暂给沈棠提供便利的雇佣兵。 二者合作属性大于君臣。 公羊永业手中还握着不可估量的庞大人脉,这些人脉在未来战场提供的价值难以估算……综合诸多因素,要是康国对公羊永业的待遇太小气,不给予实权,外界也会嘀咕康国这样做事儿不地道,更不利于健康的竞争环境。 他主动推辞,性质就不一样了。 只需要给他名誉上的殊荣就能完美解决,连秦礼等人都因为他的贴心而尊称对方一声“侯爷”,因为公羊永业确实提供了极大便利。 沈棠揉了揉眉心:“这老——” 秦礼道:“倘若为难,不如推拒了?” 总不能因为一个公羊永业冲已经完善稳定的国运分配规则开刀,公羊永业也是不开窍的,他完全可以用自身武运跟哪个文臣做交换。流程上是繁琐了点,但结果一样的。 沈棠摆摆手:“不用推拒。” 解决这个问题也简单。 “将这俩写在一个户籍上面,谁是户主让他们自己决定,关系也让他们自己填。” 秦礼:“……” 确实是一个钻空子的办法。 三代直系在一个户籍可以互相继承,夫妻关系则是共有,同样也适用于国运俸禄。 给这俩重新造册就能解决了。 秦礼亲自办理此事,给足公羊永业重视。 只是在登记名字的时候—— “公羊基,字永业,国籍康……” 原先想写故国的,谁让故国查无此国呢? 秦礼看着书简上面遒劲有力的字迹,还是第一次知道公羊永业真名,他以为公羊永业大名就是公羊永业。大陆各国也不是都遵循单字,有些地方也流行过一阵子双字名。 双字为何不流行了? 理由也简单,人口少了。 人口多的时候单字名容易重复,官府就推崇双字名,能大大降低重名的问题。国家分裂多了,人口少了,名字限制就相应放宽松。 康国现在也有小范围试用双字名。 搁在秦礼看来,这是昌盛的特征之一。 成员项招,字来去。 故国也查无此国,现在登记为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