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曜虽有眉目,但不敢专擅。」褚曜出列拱手,出言道,「曜欲举荐一人。」 他是在孝城待了多年,但碍于当年身份处境,情报匮乏。他对四宝郡的熟悉只比众人多点。若要用在战场上,这点儿「了解」怕是不足,而他们身边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沈棠问:「是谁?」 褚曜:「前四宝郡驻军都尉,杨公。」 沈棠一时差点儿没想起来这是谁。 「此人……额,确实可以。」 某种程度上来说,杨公都称得上是四宝郡行走的军事舆图了。作为曾经统帅四宝郡数千驻军精锐的一把手,境内区域,哪里防守薄弱、哪里便于进攻、哪里能伏击…… 他全部了如指掌。 一些地势舆图、驻军位置、兵力分部对外是机密,从不轻易外泄,外人想要窥探还有被抓的风险,但这些对于杨公而言都是伸伸手就能轻松够到的。不存在任何难度。 「那他现在在何处?」 沈棠知道杨公在自己这儿。 在创业初期,武职人手急缺的时候,杨公还帮忙包揽了不少练兵的活儿,东拼西凑,勉强拉起草台班子。后来入陇舞郡,又获得褚杰这边武职支援,总算不那么窘迫。 但这一年很少再听到他的消息。 褚曜:「目下仍负责盐库出入。」 这两年,陇舞郡的私盐买卖已经成了官署最大的进项,盐田区和盐井区每日源源不断产出大量优质精盐。 不仅让沈棠还完荀贞欠下的巨额贷款,还攒了小笔日后的打仗预算。官署也有钱加大力度投入其他基础建设。尝过甜头,自然知道私盐这行有多赚。 盐库负责人的选择慎之又慎。 脑袋一拍,沈棠选择杨公。 其一,他是孤家寡人,并无亲属人情拖累;其二,他的性格干不出中饱私囊的事,一板一眼,干事同样较真儿,还有见谁都敢喷的暴脾气;其三,军中一部分中层,不是他曾经的部曲,便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兵,而盐库的产出相当于这些人的军饷…… 杨公哪里舍得这些兵饿肚子? 沈棠道:「好,速速派人将他请来。」 第(2/3)页